首页 > 广东频道 > 雷情汇 > 平台花絮正文

【雷情汇】雷州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时间】2020-04-30 11:22:58  【阅览】

分享:

雷州,兵家必争之地

  史载,春秋时期,楚成王熊恽授命镇粤,策马扬鞭,挥师南下至雷州。其感叹得雷州者必统南方天下,于是开石城(雷城),建楚豁楼①,以表其界,把胜利的旗帜插进了半岛雷州。自始雷州归入楚国版图。东、西两汉,越猷叛乱,南天不得安宁。汉武帝刘彻和光武帝刘秀分别命令伏波将军路博德、马援饮马挥戈,荡平寇贼,并于公元前111年以雷州为县治、郡治设立徐闻县、合浦郡。一首见证雷州人民喜燃炮竹,迎送将军,犒劳将士的童谣“将军上,将军下,三百郎仔放炮仗......”传唱至今二千余年。
雷州,神奇而温情的圣地
   大唐高僧鉴真五次东渡功败垂成,百思不得其解。他自海南北返经雷州,忽忆起古刹开元寺,于是前往拜谒,以求真谛。高僧在古寺一月有余,于渺渺梵声中顿悟,第六次东渡遂圆满成功。明万历年间,憨山高僧趋圣光而至雷州,居天宁寺③一年零七个月,讲授《楞严经》,留下“天宁寺无愚僧”的佳话。明嘉靖太子得奇病,天下名医束手无策,满朝文武心急如焚。忽一夜,嘉靖帝与皇后同时梦到雷祖陈文玉④前来为太子把脉,第二天太子的病就痊愈了。感恩于此,嘉靖帝特赐御碑,将其夫妻同梦之状与皇太子的生辰八字刻于碑中,予以褒奖。原碑现保留于雷祖祠⑤内,赫然在目。
雷州,明君圣主情牵梦绕的宝地
唐太宗闻悉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安抚侗落、精察吏治、民皆富庶,感慨不已,遂予诏封。明代庄元贞《雷祖志》载:贞观十六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陈文玉仙逝后,遣礼部侍郎吴从殷,诣雷州建庙以祀,并封陈文玉为雷震王。后人遂尊陈文玉为雷祖、雷王,奉为雷神。康熙皇帝,有感于从雷州这片红土地中脱颖而出的陈瑸⑥三度主政台湾,才干卓越,政绩斐然,对其爱惜不已。陈瑸被屡次擢升,从知县至巡抚、总督。
雷州,贤相名臣忠义挚爱的精神家园
  寇准、李纲、赵鼎、苏轼、苏辙、秦观、任伯雨、王岩叟、李光、胡铨等宋代十贤在雷州,为雷州人民打开了智慧之门,留下了一行行闪光的足迹。雷州人民怀其风范,感其忠烈,立“十贤祠”⑦以祀之。
宋丞相寇准贬雷州后,不因屈辱而丧志,不以位卑而不为,倡学兴教,使辉煌的中原文化在这里开花结果。寇公在与雷州人民同甘共苦一年后积劳成疾,病殁于雷州。雷州人感其恩德,建寇公祠以纪念。大文学家苏轼贬儋州,在凄风苦雨中颠簸跋涉,及至雷州投宿天宁寺。苏翁环视山门,但见佛殿高耸、气象万千,后山古树参天、佛塔林立,西侧湖光山色、景色迷人,东侧城垣巍峨、雄伟壮观。好一座佛门圣地!众僧人盛情相待,悉心照顾,让学士又有宾至如归之感。主持德光大和尚慈眉善目,胸藏万卷,诗书画艺,无一不精,佛学造诣更是深不可测。其人生智慧及大彻大悟让苏公眼界大开,相见恨晚。想不到,蛮荒要塞竟有如此清幽形胜和大德高僧。天外有天啊!感慨之余,东坡泼墨挥毫,题下 “万山第一”。熠熠生辉的山门匾额,伴随着晨钟暮鼓走过了一千年。
雷州,文学大师无法忘怀的重地
  “三言二拍”的作者冯梦龙在《警世通言》第二十三卷中写道:“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绝,却是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钱塘江潮。”把“雷州换鼓”⑧列为“天下四绝”之首,足见冯老先生对雷州这一民俗活动的推崇。
《说唐全传》的作者对雷州的“鼓”更有研究,书中第二十九回叙及大战前夕,程咬金令秦叔宝“为孤家到雷州取来龙凤鼓”。鼓为古代军魂,鼓的优劣,往往是决定某场战斗胜负的重要因素。雷州龙凤鼓,名闻天下,一锤定音,震天动地,鼓舞士气,煞是厉害。《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谙熟雷州,对雷州葛布情有独钟。老施在《水浒传》第一百零三回写道:黄达……穿一领雷州细葛布短敞衫……敢情宋江、武松、鲁达等梁山泊英雄穿的也是“雷州葛布”制的衣服么?
 
  一代风流郭沫若,上世纪五十年代泛舟雷州西湖⑨,拜谒十贤祠之后,激情满怀发出“微波荡漾岸草碧,时惊风暴走雷霆。想见风物殊,超越钱塘西子湖”的赞叹与期盼!雷州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汉武帝、光武帝、唐太宗、康熙、乾隆、马援、冼夫人、鉴真、寇准、苏轼、文天祥、海瑞、冯梦龙、施耐庵、郭沫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们坚信,一代代的后来者,也会在雷州这一方热土上留下更加灿烂的篇章!
(作者  陈奇石)
 
【来源】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作者】
【责任编辑】ccnntv0011

分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