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村频道 > 美丽乡村正文

辽宁大石桥七一小山村里的大品牌

【时间】2020-08-13 11:23:54  【阅览】

分享:

     本网讯(首席记者孙守印记者柳金玉)巍巍青山留下红色足迹,滔滔绿水见证峥嵘岁月。七一村,是大石桥市东部黄土岭镇的一个小山村,坐落在辽南第二高峰——老轿顶山脚下。这里山清水秀、民风纯朴,走进七一村,处处可见他们当年留下的层层梯田、仿延安窑洞等不朽的建筑。如今,七一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以香菇种植业为龙头产业脱贫致富以红色基因的保护与传承,带动了红色旅游,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红色生命力。


     红色基因 代代相传
    七一村地处东部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土地匮乏不成规模,三面环山,昼夜温差大。“一进吕王沟,步步踩石头,土地墙上挂,春种秋不收”曾是当地的真实写照。全村301户,1365人。
   七一村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辽南山村,是革命烈士吕庆余的出生地。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干部吕庆余,王希珍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七一村正是这两位革命烈士生活和英勇战斗过的地方,是具有红色基因的土地,因而用党的生日为这个村命名为七一大队,后改名为七一村。


    解放后,七一人民继承了先烈的遗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了自己的巨大力量,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大干社会主义的先进典型村庄。上世纪60年代,七一村村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将贫瘠山坡地改造成了高产田,创造了远近闻名的“轿顶精神”,涌现出“八大嫂”等可歌可泣的先进模范人物。当时营口县提出“远学大寨,近学水源、吕王”的口号,而吕王公社提出“内学七一”的口号。
     但随着时光流逝,七一村的这段辉煌历史已经鲜为人知。2018年,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研究下,决定建立红色村史展览馆,以革命烈士吕庆余和王希珍的英雄事迹作为基本素材,延伸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七一人民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收集了包括老照片、老报纸、老物件等约百件展品,制作几块图片和文字的版面进行展览,正式建成七一村村史陈列馆。成为了当地留住乡愁、凝聚人心、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窗口,这个英雄的山村再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烈士的革命精神在这里被光大传承。
   “年轻人听到这段红色历史,看到这些老物件,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党的好政策,来自先辈们的艰苦奋斗。希望能通过我的讲解,让红色精神和奋斗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激励大家脚踏实地建设家乡”。驻村工作队队员兼村史陈列馆讲解员、市委党校张铁民教授说。
     七一村村史陈列馆对外开放后,吸引了营口、大石桥等各地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营口市人大、大石桥纪检委等许多单位慕名而来,大石桥市委书记王立伟来此调研,为村史陈列馆命名为“七一红色文化展览馆”,营口市委已颁发文件批准。


   “小香菇脱贫“大法宝”
     七一村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依山傍水的一个天然美景。但全村耕地面积1542亩,林地面积14569.9亩,因为林多地少,没有产业、缺少经济来源,村民们一度过得都很拮据。2015年被纳为省级贫困村,市镇重点贫困村,有贫困户99户,贫困人口231人。
      2017年,跑外搞运输的冯维刚开车路过岫岩,偶然看到那里的山间空地上扣大棚种香菇,于是萌生了在自己家乡种香菇的念头。
      冯维刚比较内向,平时话不多。但红色基因和战天斗地的轿顶精神孕育的他敢想敢干,从种蘑菇到培育菌棒,从搭冷棚到建冷库。一茬蘑菇长大成型只要二十几天,但是从菌种萌发到出菇却需要长达五到六个月的蓄力。冯维刚从一个人摸索,到拉着亲戚朋友办合作社,筹资金,学技术,跑销路,一坚持就是11年。他凭借着踏实肯干的劲头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蘑菇专家,成立了大石桥市轿顶香菇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得到政府的关注和大力支持,镇政府通过扶贫资金对合作社种植香菇的村民给予支持和帮助,还可以到相关银行进行比较高额的贷款了,从根本上解决了合作社资金缺乏的问题。
     在冯维刚的带动下,黄土岭镇的其他村,都纷纷搞起了香菇种植,现在全镇拥有香菇大棚1000多栋,800多万菌棒,全镇每年香菇产值4800多万元。大石桥市东部的建一,汤池,周家等镇的一些村民,种植香菇也是从七一村冯维刚这里学习和引进的。就连盖州的村民都慕名而来找到冯维刚向他咨询和学习香菇种植的技术。黄土岭镇成为辽南食用菌种植第一镇。
    冯维刚真正实现了他带领更多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和愿望。全村现有香菇大棚103栋,50多户村民参加了轿顶香菇专业合作社,从事香菇生产,合作社提供大棚、菌棒、销路等,所有费用等到销售完香菇后再一起结算。平均每户每年种植香菇80万棒,年收入5万元到6万元。香菇产业还增加了很多老弱病残村民的收入,他们可以到合作社来打工,参加没有太大劳动强度的剪香菇根劳动;不能参加繁重体力劳动的老弱病残村民,手拿一把剪刀,足不出户就可以赚到钱。因大病或残疾导致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将他们带入合作社中,进行产业分红,每年每人2500元。2017年底贫困村销号,全村实现脱贫。


  “我家是去年开始种香菇,因为丈夫和孩子都身有残疾,一年的医药费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现在好了,他帮我们可多了,建棚他帮的,(菌)棒他帮的,冬天烧煤咱也不给人钱,有啥事他还老打电话,从去年开始,养棒要出蘑菇的时候,冯总天天早上得来看一遍。有了合作社社长冯维刚的帮助,去年一年我家的外债就还上了不少。去年种这两个棚,能挣五六万,一万六千棒。今年是两万五千棒,多加了一万棒,今年到现在挣了五万块钱。”七一村村民 吕秀兰、万家金笑得合不拢嘴。
   “我是福建古田人,第一年来这里,七一村附近30公里只有我一家来收,现在有十二三家来收购了,量起码翻了十倍。我大概一年收200万斤左右。这里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冷,温差大香菇硬度就好,烘干出来的质量也好,很好卖的。”福建香菇收购商李绍明告诉记者。
  “我的想法就是想把它形成规模,就带领老百姓干,让老百姓赚到钱。都赚到钱了,规模自然而然就做大了。客商不就多了嘛,就有竞争力。以前我们没有规模的时候都得拉到沈阳去卖,到大连,到岫岩。
    这样干的确累,也操心。但是我不能放弃,因为村里这么些老百姓跟我种香菇,如果我要放弃了他们怎么办?我还是要坚持干,也要干好,在设备更新这方面都要跟上去。我新进了菌棒装袋机、自动压缩机。这个地方要建一个冬菇暖棚基地,就是冬天也能出蘑菇。政府用扶贫资金建24栋,剩下的16栋是用集体经济来建,我要让七一村的香菇四季飘香。”大石桥市轿顶香菇专业合作社长冯维刚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红色之旅 撬动经济振兴
   “木兰山庄”之所以起名“木兰山庄”,在通往山庄的路两边,山庄周围,随处可见满身肥叶、香气扑鼻的木兰,是山庄的一道亮丽风景。木兰本是南方植物,是稀有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树种)。


     早在十年前,生在七一,长在七一今年50多岁的孙希娥女士,就意识到有辽南第二高峰老轿顶为自然依托,有吕王两位烈士的红色故事,大山上又有这么多宝贝,柞蚕、散养猪、溜达鸡蛋、各种山野菜、榛子等绿色食品,这里一定会成为城里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于是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投亲靠友,把沟内分散的住户、土地、山场买了下来,统一进行规划,首先修了柏油路面,路旁栽植了各种名贵花草,修建了仿古长城的墙体,沿路而上,半山腰古香古色的山庄宾馆,让你不仅眼前一亮,门前占地三亩多的养鱼池里,各种鲤鱼、草鱼、金鱼活蹦乱跳;一个设施齐全的演艺厅,可以进行快手直播,打造网红,直销大山出产的宝贝,山庄人、游人均可以在这里一展歌喉,载歌载舞,共度美好时光。


    在山庄东侧的半山腰有养殖场,一百多溜达猪、鸡、鸭、鹅、狗、驴,一派乡村农家生机,这些绿色食品都是用来山庄招待八方游客新鲜佳肴,据一位姓万的大嫂介绍说:“山里全是宝,各种山野菜,各种鲜蘑,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过去没有人采,自从有了山庄,这些东西可值钱了,她们采下来就卖给山庄,多了还可以卖给游客,我这一年靠跑山就能收入二万多元。”
    山庄每年用赚来的钱都在扩建,2019年村里用扶贫资金在山庄投资42万元,盖了四个用来住宿的木屋,木屋的住宿收入村里贫困户可坐收渔利,山庄不仅解决了当地部分居民就业,增加各户的收入,每年还向村里交10多万元。
    孙希娥女士向记者介绍说:“我当年之所以选择承包这块闲置土地,就是考虑这么好的自然资源不利用起来太可惜了,镇里、村里没有开发资金,这里留守的二十几户大都是老弱病残,更不会有长久打算。我承包过来后多次去外地考察、找专家论证,在这近500亩的山上,根据不同地形、土壤分别栽上了红松、落叶松、木兰等树种,并雇佣专人进行管理。特别是近几年来,政府、林业、环保等职能部门非常重视资源保护,并拨付专项保护森林资源资金,现在这山上可以说是百鸟归林,有野猪、野兔、狍子等20多种动物经常出没。
    山庄逐年加大投入,目前投入资金超过二千万,平均每天接待游客百余人,最多日接待量达500多人,年接待游客达5万人之多。热情的山里人欢迎远方的客人来踏青、留影、品尝美食、探求红色故事......”


 “种蘑菇的种蘑菇,不能种蘑菇的在他那打工,一年四季都没有闲着的时候,都有个工作。原来人均收入在四千多,通过香菇产业,现在咱们村老百姓人均收入在一万左右。如今,全村富起来了,村史馆的名气越来越大。咱现在有老轿顶,辽南第二高峰称号,咱有一个木兰山庄,外界来旅游的都很不错,给小山村再添一份撬动力量。我们将结合咱村史馆,以红色文化打造旅游产业,把这个旅游推广出去,也把咱七一村的香菇推广出去。咱有七一村的革命精神,老百姓是非常肯干。最终咱想打造一有产业,二有旅游业,脱贫不返贫。”七一村党支部书记万森告诉记者。
 
 
【来源】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作者】
【责任编辑】ccnntv0021

分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