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频道 > 书画资讯正文

翰 墨 因 缘——与书画家甘迎祥先生交往二三事

【时间】2019-05-08 20:27:30  【阅览】

分享:

欧阳文
 
微信图片_20190508192950.jpg
“所有你乐于挥霍的时间都不能算作浪费。”——题记
微信图片_20190508192955.jpg
2019年初,欣闻甘迎祥先生出版了一本新画册——走进中国当代艺坛大师之《大国翰墨·甘迎祥》,同时入选《中国艺坛传奇人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珍藏典籍》,且其画作“长城万里金辉千秋”荣登封面。作为老朋友,甚是高兴。回顾与甘老交往的点点滴滴,对于题记我体会颇深,感触良多,获益匪浅,记二三事以佐证之。
 
相识“甘家榕”
 
因缘一起际会生,千里一线灵犀牵。与甘老的相识纯属巧合。
2011年五一前夕,朋友尹灿文让我帮他修改一篇文章——《初识“甘家榕”》,于是我知道了在南方日报从事美编工作的甘迎祥,知道他的画很好,特别是他画的榕树神形兼备,超凡脱俗,意境高远,有“甘家榕”的美誉,知道他是“人民艺术家”,他的画挂到了人民大会堂。这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趁劳动节假期,我与灿文一起去广州拜访了甘老(灿文叫他甘叔)。
“最美不过风雨故人来”,甘老见到我们很高兴,开场就是这句话。记得当时的羊城下着小雨,甘老借景抒情,切景切情,恰到好处。他身形适中,精神矍铄,很是健谈。泡上好茶后,我们就天南海北聊起来,聊天聊地聊文化,很是投缘。在他的画室,我见到了人民大会堂永久收藏的“千帆远影,一路顺风”的收藏证书,也见到了2005年9月由国家文化部和邮政总局出版发行《中国当代美术家•甘迎祥》专题邮票。由于我是集邮爱好者,就开口讨要一版邮票作纪念。甘老不仅在邮票边上签了名盖了印,连同他的画集和《甘迎祥撰书嵌名联》一并送给了我,还说这套邮票有纪念封,要我留下地址,等找到了再邮寄给我。我只当他随口说说而已,也没有在意,谁知在回潭后没几天,竟然收到了甘老的来信,信中除了对上次聊天中一些意犹未尽的话题外,竟然还真有一套“承载历史、传播文明----当代中华文化名家专题邮票纪念封”。
我有点意外,也很感激,于是写下了《“邮”缘甘迎祥》一文,以示纪念和回应。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了连绵不断的书信交流和友情交往,渐渐地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后来甘老又第一时间给我寄来过一本《进入美国邮票史册的中国艺术大家——甘迎祥》专题邮册,不仅丰富了我的收藏,也见证了甘老的走心。
微信图片_20190508192959.jpg
 
相伴“白石艺术节”
 
2011年11月27日,甘迎祥先生应第三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组委会的邀请,回到了他阔别多年的故乡——湘潭。作为东道主之一,我们全程陪伴并作相关介绍。
“湘曲千章一浆烟波涟水韻,乡思万缕九天雷雨碧洲情”。这一幅嵌湘乡地名的对联,就是甘老特意为湘乡涟水新桥撰写的。甘老说一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他就心潮澎湃,第一站就到母校湘乡二中漫步,然后专程到涟水大桥,在刻有他嵌名联的石碑前,照了几张相。他说要把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带回广州好好珍藏。
28日下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甘老深情地说,齐白石是从湘潭农村走出去的画坛巨匠,他对农村、农民及花鸟草虫有着朴实而深厚的感情,白石的画精妙之处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既师法自然又倾注情感,这是画画的最高境界。记者问到白石对他的影响时,甘老说自己也是从湘乡农村出来的,同样有这种情怀和感受,也是按这种思路去画画的。说到对故乡的感受,甘老很是动情,用了“魂牵梦萦”一词,并拿出了一幅写好的对联:“湘潭蕴白石,齐大远红尘”,献给白石艺术节以示祝贺。
29日,在“和平颂”书画名家创作笔会56米长的画卷上,甘老在最前面,聚精会神、旁若无人、一笔一划、一丝不苟,他用了整整3个多小时,画到空荡荡的大厅只剩下他一人,仍然坚持画完画好自己的那一幅南国渔村图,并题上“月色融融、意韵悠悠”。从他的创作状态,可见他对故乡的那份深情厚意。而我也以《魂牵梦萦故里情》为题,记下了这段难忘的相伴历程。
甘老回广州不久,我就收到了他给我寄来的厚礼:一副南国渔村图——《月色融融》和一副爨宝体书法对联——“湘潭蕴白石,齐大远红尘”,说是为了感谢我的陪伴和引导,让我又惊又喜,十分感动!
微信图片_20190508193004.jpg
 
相知“品艺漫聊”
 
“红叶金秋来诗兴,高山流水遇知音”。一次聊天中,甘老透露了他想开美术馆的想法,但还需要出版一本美术专著,有些发愁。我建议说,甘老您以前当记者时发表过那么多评论和纪实文章,随便找一些出来加工一下,可都是美术专论,出本专著不难,并且表示我愿意帮忙整理。甘老很高兴,笑着说:书名就暂定为《坐着摇椅慢慢聊》吧。
接下来的三年,我们先是书信往来频繁,甘老寄来了一批又一批手稿,我打印校对后再寄回去;随后我们用QQ邮箱,传送了很多文字资料;再后我们开始用微信交流,不管是文字还是图片,都方便又快捷。期间我见到了甘老的很多作品和他的思想脉络,知道了他的很多故事和他的情感轨迹,还了解了他的一些梦想和他的家国情怀……
作为美编记者,他曾经受到过原广东省委书记赵紫阳、吴南生、张德江、汪洋等领导表扬点赞;他曾经采访过书法家李天马、漫画大师廖冰兄、“竹痴”王立、女版画家涂稚华、“爱石家”来层林等一大批艺术家;他曾经评论过陈子毅的荔江鸭浴、王中年的万里江山图、曾洪流的木雕壁画,还有游新民的界画、杨劲松的纸刻画、朱其石的竹刻艺术等,对这些不同艺术种类的点评推介,给人以全新的感受,令人印象深刻。而《甘迎祥山水画集》、《甘迎祥撰书嵌名联》等创作后记,经典的魅力、意境的魅力等创作感悟,“山水之情、榕树之恋”与“画画和写字都需要掌握笔的性能”等专访,则揭示了甘老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懈追求和心路历程。2015年8月,由10多万字44篇文章和几百幅书画作品组成的图文并茂的专著文稿汇编成书,正式命名为《品艺漫聊》,由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期间,随着对甘老的作品及其人品的深入了解,我结合自己的理解感悟,也为甘老及其作品写下了《榕树之美——兼谈人民艺术家甘迎祥的榕树画作》、《榕荫天堂》、《三境之美》、《品赏“甘家榕”》、《榕岸清风好启航》、《一路和风一路歌》等一系列文章,分别在不同报刊杂志及网络栏目发表转载。书来画往,对联赋诗,一唱一和,好不畅快。都说知己难求,知音难觅,看来我俩真是受到了上苍青睐和命运眷顾!
我对甘老作品的喜爱不言而喻,特别是看到他的大型画册《翰墨因缘》后,更是难以言表,无意间曾流露过想收藏这个精品力作之意,但因囊中羞涩而没有启齿。大约又过了一年多,2017年的一天,接到甘老电话,邀请我们去广州,说有好东西要给我。去了才知道甘老竟然用了大半年时间,专门为我画了一本大型画册——《翰墨因缘》,十二幅精品几乎包含了他不同时期的所有代表作。我当时非常震憾,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心有灵犀”!
2019年五一前夕,就在我恭喜甘老入围“中国艺坛传奇人物”时,他告诉我为庆贺我乔迁新居而作的“万里长城图”已画好,并邀请我们再次赴广州喝茶聊天,彻夜品谈。
我不禁鼻子一酸,心中闪过一句话:
“女为悦已者容,书为知己者画”。
微信图片_20190508193007.jpg
【来源】中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作者】
【责任编辑】bianji02

分享:

相关阅读